王韶的“平戎策”催产铁城的存续
陈克仁
《临潭史话》是这样记述铁城设置的,“宋军在洮州东部筑铁城”。据史书记载,历代王朝中,宋朝是一个军旅不振、边防积弱朝代,其政权长期处于辽、金、西夏紧逼之下,无力控制西北边地,而对吐蕃唃啰政权则实行“羁縻”政策,就洮州及铁城而言,名义上为宋朝统治,实际上为吐番控制。纵观300余年的宋史,唯一能主动采取军事行动并且获得大胜的战事,莫过于熙宁年间王韶开边的熙河路战事,而“熙河”即现今的临洮(熙州)、临夏(河州)、临(洮州)、岷县(岷州)一带。“熙河之战”前,地处宋朝西北边陲的党项族元昊早已称帝建国。
王韶何许人也?他本是英宗年间的进士,但特有抱负,做了别人意想不到的一件事情——“客游陕西,访采边事”。他考察地点就是边陲,目的即边防。宋神宗熙宁元年(1068年),时年38岁的王韶经深思虑后向朝廷抛出了一枚重磅炸弹——一个让他人生华丽转型的“边事”结论一—《平戎策》三篇,史称“平戎三策”。王韶的“平戎三策”直指西夏,他认为,“欲平西,当复河湟,欲复河湟,当先以恩信招抚沿边诸族”。他还对河湟一带的吐蕃诸部发展变化的形势和收复河湟的意义进行了深刻而又精辟的分析。“平戎三策”深得神宗的赞赏。神宗甚至这样评价王韶:“以文学知名,素怀忠义,沉毅慷慨,富于机略。”
说到当时吐蕃的形势,王韶认为,吐蕃当时的状况,为北宋政府经营河湟地区提供了可靠的事实根据。他说,河湟地区(今甘肃西部、青海东部和东北部一带),土地肥美,适宜于种植作物,发展农业。河湟一旦收复,将对北宋的经济有所禅益,又可加强对西夏的防卫能力。西夏当时正在连年进攻吐蕃,而吐蕃各部势孤力薄,万一让西夏得手,则对北宋的威胁就更大了。
王韶“收复河湟”的策略,得到了神宗皇帝的赏识,随即任命王韶为管干秦凤经略司机宜文字(秦凤经略司中的机要秘书),使王韶直接进入了西北前线的军事决策中心。宋熙宁四年(1071年)八月,朝廷设置洮(洮州)、河(河湟)安抚司,命王韶领其事。王韶开始实施他在《平戎策》中的战略主张。王韶对河湟蕃、羌各部采用“剿抚并用,以抚为主”的策略,先后招纳了洮、岷、迭、宕等州的蕃、羌部,收复青海东部大片土地。熙宁五年(1072年)八月开始,王韶亲率大军对不肯归附的羌等部落实施征讨,很快夺取武胜(今临洮),并筑武胜城。宋神宗下诏以武胜建熙州,合并熙州、河州、洮州、岷州及通远军设置熙河路,升迁王韶为熙河路经略安抚使兼知熙州。这就是历史上著名的熙河之战。此次出征,王韶前后行军54天,跋涉数千里,平定五州之地,招抚吐蕃诸部。自宕州临江寨北达安乡关,包括熙、河、洮、岷、叠、宕六州之地全被北宋收复,恢复了安史之乱前由中原工朝控制这一地区的局面。
“熙河之战”,是北宋王朝在结束了十国割据局面之后,所取得的最大的一次军事胜利。这次胜利在一定程度上打破了弥漫于北宋王朝的因循苟安、逸豫懈怠的政治空气,为改革派赢得了极大的政治声誉。就连当时名震天下的苏东坡听说熙河之战后,也写了一阕《江城子·密州出猎》。
尽管如此,河湟之地却并未太平。《宋史·地理三·陕西》(洮州条目下)载:“洮州。唐时陷于吐蕃,号临洮城。熙宁五年(1072年),诏以熙河洮岷、通远军为一路,时宋未得洮州。元符二年(1099年)得之,寻弃不守。大观二年(1108年)收复,改临洮城仍旧为洮州。三年(1109年),升团练。”说明当时铁城仍是宋朝的边防前沿地带。为进一步加强驻防,“(熙宁)十年,置铁城堡”。这就是铁城及铁城堡构筑的由来。到金统治时期,洮州虽领铁城堡,但时有得失。所以,“金兴定二年(1218年),金洮州刺史纳兰记僧出兵铁城堡”(《临潭县志》),后置铁州。“元属吐蕃宣慰司。洪武四年(1371年)正月置铁城千户所,属河州卫,后废。”(《明史·地理三·陕西》)从铁城置州的经历看出,因地理位置特殊,此地战事时常吃紧,铁城要地时常处于时得时失的境地。
由此,铁城能有数百年的存续就不难理解了。铁城筑城之后,王韶又采取“招抚、屯田、兴商、办学”相结合的战略方针,将他的文韬武略表现得淋滴尽致。这当中,最值得一提的是在熙河实行茶马互市。他建议在熙河等地设卖马场,在四川,陕南等产茶区推行“榷茶法”,将政府统一收购的茶叶运至熙河地区换取马匹,即《宋有名的“汉中买茶,熙河易马”。洮州属地河曲产良马,这是有史可考的,但铁城是否设有茶马互市的“市”,目前暂无确切之说。